台风摩羯重创风电机组,永诚财险如承保业绩恐雪上加霜

发布日期:2024-09-09 08:49    点击次数:122

(原标题:台风摩羯重创风电机组,永诚财险如承保业绩恐雪上加霜)

【来源:机构之家】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9月6日16时20分前后在海南省文昌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超强台风级,62米/秒)。此次台风成为史上登陆中国最强秋台风,也是继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之后,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

台风“摩羯”以其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不仅让众多住宅装修尽毁,还重创了文昌玉兰湾的风力发电机群。据报道,这些风电机组属于中国华能旗下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能海南公司”),该项目名称为华能海南公司文昌风电厂“以大代小”增容改造项目,计划新建16台6.25MW抗台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MW,原本该项目计划今年10月完成。

灾害前:

灾害后:

大灾之后,保险的补偿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华能海南公司相关负责人确认,受损风电机组均已投保,但未披露具体的保险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永诚财险作为中国华能旗下专注于电力能源领域的保险公司,极有可能是该项目的承保方之一或唯一。若永诚财险确实参与承保该项目,那么此次风电项目的受灾无疑将进一步冲击其本就脆弱不堪的财务状况。

永诚财险为华能旗下险企,或为该项目承保方

永诚财险成立于2004年,是由中国华能等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和产业投资集团共同发起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永诚财险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的股份,而中国华能通过持有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份,间接控制永诚财险,因此中国华能是永诚财险的实际控制人。

图表来源:永诚财险2023年年报

永诚财险的业务版图中,电力能源保险业务占据了核心地位,这一战略布局与其股东的行业属性不谋而合。得益于与中国华能等电力巨头的深度绑定,永诚财险在电力保险领域迅速崛起,在国内电力能源保险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永诚财险与中国华能集团及其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规模庞大。根据2023年年报,永诚财险来自中国华能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保费高达15.31亿元,占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21.23%,较上年增长2.73个百分点;而赔付给中国华能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赔付支出同样高达11.87亿元,在金额上较上年增加8000万元;手续费支出中则未见到中国华能的身影,说明永诚财险似乎以免费或极低的成本获取了该股东业务,而从保费收入减赔付支出的差额来看,来自中国华能的业务为永诚财险贡献了极大的利润。

图表来源:永诚财险2023年年报

“肥水不流外人田”,在商业合作的棋盘上,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往往被视为一种战略上的必然。永诚财险,作为中国华能集团的一员,凭借其在电力能源保险领域的专业优势和与中国华能集团的紧密合作关系,自然成为了集团内部电力项目保险需求的首选。因此,对于华能海南公司文昌风电厂正在进行的“以大代小”增容改造项目,永诚财险担任承保方几乎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相关风电项目的历史合作案例也为此提供了有力佐证。

永诚财险若踩雷该项目,或使其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近年来,永诚财险正经历的严峻财务挑战。2023年,永诚财险母公司口技净利润为-1861万元,较去年同期6029亿元大幅下降,这一亏损主要归咎于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的不利表现。更为严峻的是,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的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2929万元,亏损额度甚至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总额,这一趋势暴露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恶化。

2024年上半年,永诚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下降至41.8亿元,同比减少了4.68%。尽管车险收入增长了15.39%,达到11.8亿元,但意健险收入却下降了16.51%,至8.6亿元,这反映了公司在削减亏损业务上的策略调整;同时,财产险业务也出现了8.23%的下滑,上半年收入降至21.4亿元,这与公司减少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的决策有关。

在财务稳健性方面,永诚财险的资产负债率在2024年上半年末达到了81.81%,较期初上升了3.03个百分点。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长,公司的偿债压力也同步增大。事实上,公司的偿付能力略低于行业水平,2024年上半年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6.8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6.35%,而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为210.2%和237.9%。

展望2024年第三季度,永诚财险的经营形势依然充满挑战。根据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将从二季度末的216.35%下降约14个百分点,报告中解释,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是由于业务规模变化,审慎预估保险风险最低资本可能增加;二是下季度赔款支付可能大幅增加,预计实际资本减少。

天有不测风云,台风“摩羯”给该项目造成的严重损害,无疑将触发巨额赔付。在永诚财险当前的财务窘境中,若真的承保了华能海南文昌风电厂项目,这无疑是在已经负重累累的肩膀上再添重担,这可能会使得公司在2024年的财务复苏之路变得更加愈加渺茫。



相关资讯